admin @ 08-08 00:06:10   全部文章   0/392

顾城的远和近【视频】经方才叔:写在母亲节愿天底下的母亲天天快意造化垂青安享晚年-经方才叔

【视频】经方才叔:写在母亲节愿天底下的母亲天天快意造化垂青安享晚年-经方才叔


游子吟
孟郊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孙岩评书。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这首诗,我想只要是识字的国人都认得的。它的作者是复读了几十年,参加高考几十次的唐朝老书生孟郊同志所作。
孟郊的母亲
孟郊一生只想通过科举然后做官,大概古代知识分子都是这种思想的。然而,造化小儿作弄人,多次的京城应试已经把家中的一丢丢积蓄花光,多次的榜上无名也让孟郊开始怀疑人生,他说“本望文字达,今因文字穷”,意思是本来孟郊他想凭借自己的文采来换得功名宦达,鬼知道,到头来这辈子却因为舞文弄字而贫穷得很。但怀疑只归怀疑,我们也别当真,高考还是要参加滴。
终于,终于,功夫不负有心的人,四十六岁的孟郊遭遇了命运女神,和范进一样中举了,可是人家孟郊没有因为中举而发神经,而是耐心等待朝廷的任命。

又终于,终于,到了五十岁新浩艺,孟郊被分配到溧阳县当了治安大队长,总算是个公务员了,平时写写诗喝喝酒就可以有收入了,他做官后的第一件事,便是从老家把母亲接到溧阳来安度晚年,享受自己的孝敬。也算是造化垂青,孟郊的母亲依然健在。
把母亲接到身边以后,孟郊在母亲节的那一天翠花掌,灌了不少的黄汤,牵着妈妈的手,唱着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。那是百感交集,想起几十年来母亲对自己的爱护与牵挂,想起自己N次落榜后对母亲的愧疚,往事一件接着一件浮上心头,一直萦绕在孟郊脑中无法抹去的都是母亲的慈爱,于是写下了《游子吟》这首千古名篇,终于,再一个终于科教园注会,孟郊因为他的文字而活到今天,明天他还将继续活下去。
一千多年来,《游子吟》萦绕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,孟郊的母亲,成为天底下每一位母亲的代表,是真正的代表不是钦点的那种。而孟郊本人,则成为每一个思念母亲的孩子的形象代言人,在母亲节这个非常特殊的外来的我也喜欢的日子里,我自然是首先想起《游子吟》。

归有光的母亲
爱护和牵挂孩子的母亲一抓一大把卫岗天天订,有文字记载的还有明代归有光的《项脊轩志》28杠,文中关于母亲的描写虽简约几笔但感情却是非常细腻深厚,在作者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。书中写到:“娘以指扣门扉:‘儿寒乎?欲食乎?’”,这个轻轻地扣门,暖暖的询问,足以将一个母亲既关心儿子的冷暖饥饱,又担心打搅儿子用功读书的矛盾复杂的心情表达得惟妙惟肖。
以上两例仅仅在于抚养及关爱层面上,在家庭教育过程中,母亲的作用远在父亲之上,除了抚养外,还有教育。那么,好的母亲教育往往都能造就成功的子女。有文章留下来的,至少我可以再揪出两个典型:欧阳修和蒋仕铨。

欧阳修的母亲
中学时我们都读过一篇散文《泷冈阡表》,这是欧阳修追思父德母训,寄托对双亲的沉痛哀思的祭文。文中欧阳修说“修不幸,生四岁而孤。太夫人守节自誓,居穷自立于衣食,以长以教,俾至于成人”。意思是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死了,他母亲发誓守节,家里虽然很穷,他父亲当过官怎么会穷呢?原文有交代他父亲好客,经常请客淳安县教育局,还经常捐助别人,工资也不多,死了以后都没有房子和土地留下来。只能靠母亲自力更生,抚养教育欧阳修使之长大成人运城灵通资讯。
由于家庭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,欧阳修幼年的启蒙教育主要依靠母亲教诲。在欧阳修的儿子欧阳发的回忆里有一句话:“先公四岁而孤,家贫无资,太夫人以荻画地,教以书字。多诵古人篇章,使学以为诗”。母亲用荻枝在地上写字,叫欧阳修认字顾城的远和近,并且读古诗。真是用心良苦。
虽然生活清贫能不忆江南,母亲并没有放松对欧阳修的教育,而是以长以教,画荻学书,直到长大成人。欧阳修的母亲对儿子的期望是以其父亲为标准的。在《泷冈阡表》中,记叙了很多欧阳修父亲为官处世、宅心仁厚、表里如一的优秀品质。由于早年丧父,欧阳修的父亲在他的记忆中很模糊,那么上述的一切一切都是通过他的母亲才知道的。父亲所留下的印象寄托着母亲的期望和规划。在清贫的岁月中,在母亲教育下陈蓉晖,欧阳修一步步走进了官场枣真夜,走向了自己的政治生涯,其母亲成功造就了一位时代的大文豪。

文章中对父亲的描写都是来自欧阳修母亲的叙述,可谓娓娓道来、真挚感人。通过其母亲的叙述,一个廉洁好施、孝敬父母、宅心仁厚的男人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。在其母亲追忆其父亲的过程中,欧阳修不经意间同时向我们展示了其母亲自身的优秀品质。欧阳修母亲了解丈夫、崇拜丈夫,时刻谨记亡夫的遗训,在欧阳修成长的过程中谆谆教诲。由此,一个好妻子、好母亲的形象逐渐变得清晰而饱满。
欧阳修母亲坚贞、贤良、勤俭的美好品质在文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。她了解儿子,预知儿子将来可能会有困难,她说:“吾儿不能苟合于世,俭薄所以居患难也”。意思是欧阳修比较拽,不会苟且去迎合世俗,警告他要俭朴节约,以预备有患难的时候。日后欧阳修当真被贬至夷陵期间,其母亲却可言笑自若、处之泰然。
与宋代欧阳修的命运相似,清代蒋士铨也是父亲死得早,两人的父亲都不是夭折,姜一郎而是父亲年龄明显大于母亲所致,这其实是年龄悬殊的婚姻带来的最大的恶果。

蒋仕铨的母亲
蒋士铨写了《鸣机夜课图记》,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描写母亲抚育孩子的典型。蒋母一方面织布刺绣,赚钱抚养儿子。“母工纂!抚养儿子,几所为女红,令小奴携于市,人辄争购之。 以是铨及小奴无褴褛状”陈晓旭出家。意思是说母亲精于纺织刺绣,她所做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,人们总是抢着买,生意好,所以一家人也都穿的体面蛇侠。
同时,蒋母一刻也没有放松儿子的教育拉链门事件。书中写到“铨四龄,母日授四子书数句;苦儿幼不能执笔,乃镂竹枝为丝,断之,诘屈作波磔点画,合而成字,抱铨坐膝上教之。”意思是说蒋士铨四岁的时候拍手治百病,母亲每天传授他几句四书中的话。但苦儿子小不能拿起笔,就削竹枝成为细丝,然后摆出字形,抱着儿子坐膝盖上教他认字。和欧阳修用荻枝在地上写字差不多。这种在地上写字的画面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,只是今天大多是乱涂乱画、游戏而已,即使当真教字,也没有能够坚持下去的,如今纸笔还是消费得起的。
“记母教铨时,组绣纺绩之具,毕陈左右;膝置书,令铨坐膝下读之。母手任操作,口授句读,咿唔之声,与轧轧相间。儿怠,则少加夏楚,旋复持儿而泣日:儿及此不学,我何以见汝父!”母亲一边干活一边教孩子,孩子松懈的时候,母亲会打他万峰语录,打完后还会抱着哭说“你小子不认真读书,我怎么有脸去见你父亲”。母亲希望孩子不辜负父亲的期望,可见虎妈的身后总站着一个高大形象的父亲。

“铨九龄,母授以《礼记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毛诗》,皆成诵。暇更录唐宋人诗,教之为吟哦声。”蒋仕铨母亲在儿子九岁时就教会他读很多经典古书和唐诗宋词。只要见到儿子读书松懈,就严加处罚。“督铨学甚急,稍怠,即怒而弃之,数日不及一言;吾母垂涕扑之,令跪读至熟乃已,未尝倦也。铨故不能荒于嬉,而母教由是益以严。”打完后叫蒋仕铨跪地背书直至读熟,所以,蒋仕铨从不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魔运苍茫,母亲对他的教育是何等的严格。
不过,也有有趣的一面,母亲生病了,就叫儿子在旁边读书给他听,然后病自然就减轻了。书上写道“由是,母有病,铨即持书诵于侧,而病辄能愈。”可见母亲的心思全在孩子身上。
文章还穿插了一段母亲对外婆的尽孝,书中说:“庚戌,外祖母病且笃,母侍之,凡汤药饮食,必亲尝之而后进,历四十昼夜,无倦容。”蒋仕铨母亲不仅仅是母亲,还是个孝女。自己以身作则,给孩子上一场活生生的孝经。
综上可以看出,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何等的相似,她们不仅仅是“临行密密缝”的慈母,由于家庭不幸,过早丧父,慈母还要充当一个身体力行严格教育子女的“严父”。她们兼慈母、严父的双重角色,所以更加辛苦。正是这份辛苦徽县吧,更衬出了母亲的伟大。

世上只有妈妈好!
愿天底下的母亲:
天天快意!
造化垂青!
身体健康!
安享晚年!
------@经方才叔@高源明

献给妈妈的歌(闽南语)
《心头肉》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