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 @ 03-14 20:08:45   全部文章   0/484

更年期治疗下洋港的长寿老人-京山记忆

下洋港的长寿老人-京山记忆
人生七十古来稀。这句流传至今的古语,既是对我们中华民族先辈的寿命的记录,又是对我国几千年来长寿的含义的界定。知识可以积累,财富能够创造,而人的延年益寿却与生存环境、遗传基因、医疗条件、生活习惯、心理素质和保健意识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建国50 多年来,下洋港就出现了很多超过古稀之年的老人,还出了年届99 岁的寿星——喻全国的祖母唐从英。这里介绍的是已到耄耋之年、仍然健在的部分长寿老人。

王培成
男,1915年生,92 岁。湖北省汉川市田二河镇分水头人。20 岁到田二河学染布手艺,一年出师,在师傅家帮工。为老板销售布匹,到过沙市、宜昌、襄樊、汉口和长沙。1947 年到下洋港定居,在邹协元家里开染坊。1952 年,七八人合股在篾货街和大布街开“群联布店”,任副经理。1954 年群联布店停业,1955年弃商务农。1959 年下洋队转场后,在食堂当过一年多会计。1963 年到喂牛组,1966 年到谢台养猪房当饲养员。1980年退休,月退休工资313 元。更年期治疗
老人和蔼可亲。逢人总是一脸笑,客客气气,彬彬有礼,格外受到人们的尊敬。老人勤劳一生。在田二河帮工时,为老板亲购货源,到150 多里路远的旧口等地挑脚。他力气大,阮士清的哥哥喊他“骆驼”。一天下午,街房张同遂坐在商店门口对大伙说: “培成伯75 岁时,挑120 斤的小麦到队的仓库里。”刘士甫也说: “他80 多岁时,帮二女儿王三安挑草头,堆谷垛。”老人心胸开阔,不为儿女们 (有2 儿2 女) 的事情担心、着急。车到山前必有路,船靠码头自然直。人要活得开心,过得省心。
2006 年8 月12 日上午,理发师傅邹秀才告诉我,王培成从小儿子王良智家里回来了。下午,我冒着酷暑去西街登门看望老人。两年多来未见面,一见面真令我惊叹不已。他面色红润,视力、听力和记忆力都好,平生经历过的事情,时间、地点和人物,都记忆犹新。谈到身躯,特地站起来。岁月不饶人,那副魁梧笔直的身躯已自然弯曲,但不感觉到疼痛。临走前,王文定和刘士甫两位年长者也相继到来。我祝老人家好好保养,活到100 岁。一向谦恭的老人频频点头,起身送我走出大门。
刘喜英
女,1919年生,91 岁。京山县永漋镇刘家榨人。17 岁嫁到下洋港,婆家开中药铺。20 岁生有一子。儿子满月后不久,丈夫田松林,因为偷了田家湾的一头毛驴出走后就未回家。儿子5 岁夭折。第二年,婆家招杨沣的田老贵(本姓朱)为上门女婿。田老贵继承家业,拿脉看病。1949 年,他们抱养旧口镇刘家一岁多的男孩做儿子,取名田习荣。田习荣参军复员后,生父把他和妻子邹公英(小学教师)转到松宜煤矿。1981年,田习荣夫妇回下洋港接母亲到煤矿一起生活。但她不习惯楼房生活,过了几个月就回来了。
这对老年夫妻相互体贴。田老贵性情温和,说话轻言慢语,没有脾气。公私合营以后,田老贵转到下洋卫生所,成为国营单位的医务工作者,活到70 岁去世。几十年来,夫妇相濡以沫,相互体贴。丈夫大她6岁,只让她在家里做家务事。但老人勤快好动。从松宜回来后,她挖地夹篱笆、种菜园;还背上背篓到处捡柴,割柴,有时忙到日头当顶才回家。老人受到党与政府的关怀和乡亲邻里的照顾。2002 年,五三农场给他享受低保的最高待遇,2005 每月达到143 元。儿子每月寄来的生活费,从1984 年起,由当时任生产队会计的张其海从邮局取回来。2002 年以来给她低保费,还是张其海每季度从易家岭农行取回来。近几年来,邻居康志友的老小帮她挑水。2005 年的一天,她上厕所站不起来,康志友的妻子关平安 (近40 岁))把她扶起来,搀回家。
2006 年7 月18 日上午,我到东头老人住的三间宽敞的砖瓦房里看望她。她坐在堂屋中间的椅子上,面朝着南方。她头发银白,耳不聋,背不弯,视力非常好,能看见近200 米远的杨言清的猪房,头脑比较清醒,一口气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家庭情况。自从有低保工资,不再种菜捡柴,天天都要上街走走,有时拄着拐杖,有时空着手。8 月20 日早晨,我向张其海打听她的低保情况。他告诉我,每季度给老人送低保工资时,她都要高兴地蹦起来,用双手拍着双腿,情不自禁地说:“我享党和政府的福哇!”
梁银芝
女,1919年生,88 岁。京山县石龙镇杜湾村人。19 岁和邹敦高成亲。丈夫的父母吸鸦片,家里分文无有,只得到娘家办喜事。新郎新娘的蜜月未满,就回到下洋港。邹登高家的房屋宝华现代城,在1929 年的秋八月被河南的“丁马”大土匪放大火烧光,夫妻俩只得住在舅舅刘克义的后屋里,靠割马草、做月活度日。土改时,她们家分了两三亩土地,又在街上做点熟食小生意,卖油馍水酒和汤圆。平时省吃俭用,才在西街盖了两间房屋。在新房开了两年饭馆,就回到生产队上班。她到了退休年龄。因在家照护孙子,积累的工日不够,未能办理退休手续。
老人宽宏大量。1984 年4 月的一天,她到高湖分场医院看外孙,走到吕新林的家门口,右边的盆骨被摩托车撞断,在五三农场医院住院治疗了两个多月。出院后,走路是一瘸一拐。她们一家人未给肇事方为难,心平气和地解决了。老人勤劳善良。她有两儿一女,跟大儿子邹南方生活在一起。邹南方对我说。“母亲60 多岁,还到河里帮我挑吃水,去年还帮我做饭洗衣裳,再苦再累都不发愁。也不选择饮食,好的都留给家人吃,自己吃差的。她没有小心眼,待人亲切友好,不勾心斗角,不惹是生非。”
2006 年7 月11 日上午,我冒雨到邹南方的家中看望老人。她个子不大,头发花白,人不胖。俗话说,有钱难买老来瘦。身体无病,耳朵特别好,家里人说俏俏话都听得见。儿媳们平常说话格外小心,怕她听了给别人讲。已满10 岁的重孙女邹紫怡告诉我:“别看太太柱着拐杖,她走路步子大,走路蛮快。” 她穿着整洁,时装的款式、色泽都挺赶潮流,这些服装都是女儿邹福香买来的。女婿关章全也整箱地送食品给她吃。女婿还对她说:“想吃就开口送来。”邹南方夫妇都已退休,每月有984 元的退休工资。老人家四代同堂,儿孙绕膝,正在坐享清福,安度晚年。
毛玉兰
女,1921 年生,86岁。五三农场畜牧分场毛家楼人。19 岁嫁到下洋港。丈夫喻声宽家开槽坊、花线行拆东墙歌词,还开过猪行。1952 年,丈夫去世,家里只有60多岁的婆婆和两个女儿。1953 年,她把只有几个月的小女儿给到别人。家中劳力少,插秧割谷,她和别的换工。下洋队转场后,安排她在食堂上班。年纪大了,由旱田组调到老人组上班。由于在家照看孙子6 个月,不够退休条件。孙子喻俊勇初中毕业后,在队里任治保主任,1990 年左右到外地打工,回来盖了一栋新房。1998 年,还在下洋港的十字街盖了瓦房。让她们母女俩开小卖部。
老人纯朴忠厚。她对自己的人生评价坦诚相告:“我年轻时,与婆婆的关系处理得好;在队里上班时,与人为善,不说是非话,不跟别人闹纠纷。平时既不贪财,又不爱打扮,只晓得埋头苦做。”老人热情好客。她的小卖部门口成了老年人的活动场所,上午聚在一起说笑话,下午聚在一起打扑克。黄右芝和她家一不沾亲,二不带故,几次从新市镇回下洋港,吃住都在她家里。老人任劳任怨。她到喻家60 多年来,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,辛辛苦苦操劳了一生,勤勤恳恳忙碌了一辈子。至今还起早贪黑,成天厮守在小卖部里。
2006 年7 月24 日下午,天色有些昏暗,我到小卖部看望老人。她患有青光眼,左眼已失明,右眼看东西模模糊糊,从小卖部走到新房子吃饭都柱着拐杖, 耳朵也闭塞,大声说话才听得清。但不咳不喘。记性非常好,站在柜台内面不慌不忙地讲述了她的人生经历和家庭的现状。今年小卖部的利润不大,女儿喻水香每月有450 多元退休工资。她自己的退休工资每月618 元。母女相依为命,生活安定。她只是盼望在外打工的孙子,早日把孙媳妇带回家中,喜结良缘,喜添贵子。
贺本海
男,1922 年生于下洋港,85 岁。父母亲从钟祥市的贺杨集逃荒来到下洋港。家里开勤行,年轻时就在父亲门下学会了白案手艺。土改后,参加下洋港剧团,在传统戏中饰演花脸,在“蚌壳精”中扮演渔翁。下洋队转场后,他在生产队的后勤组里担任组长,既当泥工师傅带徒弟,又赶板车搞运输。20 世纪70 年代,调到五三商业科当了三年炊事员。回下洋队退休后,乘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,在下洋港的十字街开餐馆。他经营有方,管理得法,四五年就赚了一笔钱,发了财。
老人性格豪爽,乐观向上。1996 年患白内障,虽到京山、天门求医,并动过手术,不幸双目失明妖紫魔魅。但他不甘寂寞,自寻其乐,在家里拉二胡哼小曲,拍渔鼓筒、唱花鼓戏。他对人热情,不管是上午,还是下午,年纪大的街坊都喜欢到他家里谈天说地,谈古论今,人们都说贺师傅的家中成了没有挂牌的 “老年活动中心。”老人热爱锻炼,喜欢运动。他在屋后栽了一副单杠。清晨或是傍晚,都要在单杠下面拉几拉、吊几吊,活动活动筋骨,吸纳新鲜空气,再按摩穴位,拍打全身。老人心灵手巧,生活自理。双目失明之前风雨哈弗路,独生子贺仁财就调到五三粮食料,他一人住在三间瓦房内。双目失明之后,他仍然能在蜂窝煤炉上沏茶、煮饭、炒菜。有时要调济伙食,还自己动手蒸肉、发面炕馍。每天早晨,把屋里打扫干挣,把长条凳、竹靠椅摆放好,等候乡亲们来临。
2002 年,我到家中拜访过他。他身体强健,精神矍铄,坐姿端正,两手习惯地放在左右两边的大腿上。耳朵有些闭,谈话时全神贯注,有问必答香粉世家。他能说会道,说话声洪嗓大,具有阳刚之气。记忆力非常好,对于他们那个年代下洋港发生的事了如指掌,堪称为“下洋通”。老人年事已高,又双目失明,需要他人体贴照顾。2004 年,贺仁财把父亲接到易家岭,安排在一间楼房里居住。两年来,他的兴趣爱好,生活节奏没有变化,照样是小曲不离口,渔鼓筒不离手,快活得像个活神仙。

涂汉梅
女,1922 年生,85 岁。孝感市卧龙区长湖乡群乐村人。姊妹5 人中,她排行第三。8 岁时,患过一场病,因吃中药过量留下了耳聋口哑的后遗症。1955 年来到蒲圻(下洋港东面),在潘金荣的父亲的喻家窑落脚。平常帮忙洗衣做饭,干些家务活。在土改后,蒲圻分为蒲南队和蒲北队,喻家窑属于蒲北队。1958年,蒲北队划入下洋队,她也随着到了下洋队。刚来时,在旱田组上班。年纪大了,就在老人组上班。1980 年退休,月退休工资313 元。
老人心地灵通。为了按时上班,她吃罢早饭,就带上工具到同组职工家的门前坐着等,和别人一起上班。如果门缝里有棍子捅进来,她晓得队里通知有事,就连忙去开门。老人乐于助人。不管是休息天,还是退休以后的空余时间,她都主动地帮职工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缝纫师傅尹桃章,大儿子和媳妇在广东开缝纫店,孙子留在家中上小学,一有活就格外忙。她经常到他家里洗衣煮饭,干些家务活。老人一生未婚。她最忌讳提结婚的事情。谁要是把一双手的两个大拇指并在一起,或者做敲锣打鼓的手势,她拿着东西就撵别人。
2006 年8 月10 日上午,我蹬上自行车到新街拜访了涂汉民夫妇,了解老人的身世和近来的情况。其实,涂汉梅是涂汉民的长辈,户口簿和身份证都放在他家里。涂汉梅的身体一直很好,到下洋港后,没有害过大病。退休以后,人虽渐渐衰老,但视力还好,走路稳健,有生活自理的能力。平时欢喜串门,到潘东山、潘金荣一些亲朋好友的家里走走。2005 年,下洋队的领导为了她的健康长寿,有个安定的生活环境,决定每年跟她支付2000 多元的养老费,送她到总场养老院安度晚年。临走时,她哭看到相好的职工的家中告辞。先打切肉的手势,意思要去过好生活,然后牵着别人的手,一起走到李文菊门诊前的空场上。那天,下洋队的干部和职工十多人为老人送行,共同祝愿她老有所养,老有所安。
殷芝秀
女,1924年生,83岁。钟祥市冷水镇殷家河人。她家有三盘打铁的红炉,父亲嗜赌成性,不仅输掉了全部家产,还把妻子卖给人家,只好跟打铁的爷爷在外流浪。殷芝秀十二岁到丈夫吴继发家当童养媳,上钟祥市的城北割柴,下北门湖摘菱角卖。在生活无法维持的情况下,姑妈吴翠英介绍她和丈夫来下洋港,靠挑水、割柴卖度日。1952 年以后,开展互助组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时期,她当上了妇女主任,积极参加文艺宣传活动,在“蚌壳精”中扮演王妈妈。1960 年,夫妻俩调到下洋综合厂炊食门市部,1964 年内退。回下洋队后,在老年组上班,因在家带过孙子,不够退休条件。1975 年丈夫去世,她和儿子吴士华一起生活。
老人性情温和。表妹何丛英对我说:“表姐的儿子吴士华新年的正月初四娶媳妇。知命先生安排在年前的腊月三十给新娘家过礼。三十那天,我们帮忙的一大早赶到她家里去,门还没有开,表姐还没有起床。我们站在大门外干着急。”老人知足常乐。在旧社会受的苦是一言难顾汝章尽,在新社会的甜是芝麻开花节节高。2001 年,儿子盖了楼房。孙媳在北京买了房子和小车。孙子在广东省佛山市当歌手,有时一天到三处演唱。她百事不用管,吃喝不发愁,悠闲自得,心满意足。儿子很孝顺。吴士华告诉我,妻子春节后到北京照护外孙。剩下母子俩在家里。为了母亲的健康,劝她戒了烟酒。母亲几次患病,他及时请医生诊治。炒的菜,母亲碗里的菜油最多。母亲不吃辣的,炒菜就不放辣椒。饭做少了,给母亲盛满,自己少吃点。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子。
2006 年8 月 7 日,一个阴雨连绵的上午,我撑着雨伞到西头采访了吴士华。殷芝秀老人患白内障,双眼几乎失明,只能看得见一丝亮光,耳朵也快聋了。吴士华说,“声音说大了,心里不舒服,怕吼了母亲;声音说小了,又怕她听不见。母亲年轻时受了不少苦,在她的有生之年,我要好好地服侍她。”这掷地有声的话语,真是感人肺腑。临走时,雨还在不停地下。吴土华陪我到楼房后面的平房里看望老人。她身体笔直地坐在床上,面颊丰满,容颜白皙,看不到终纹,比她的年龄要小10 多岁。难怪西头一条街的乡亲称她的儿子为孝子,可以说受之无愧。这真是老人今生今世的福气阿!
王文定
男,1925年生,82岁。河南省邓县人。解放前,老家走人瘟,父亲去世早,他只好到舅舅家帮工混口饭吃,或换牛回来种地。弟兄三人,哥哥和他都没有娶上媳妇。1958 年,家乡按上报的生产指标交粮食任务,剩下的人头口粮少,只好来到下洋港。刚来时,队里安排在食堂挑水、切菜。1961 年,安排到谢台养猪房种饲料地。1984 年田地承包到户,他种了四亩半田。1987年退休,月退休工资319元。
老人本分老实。在队里地是踏踏实实地干活,在世上是规规矩矩做人。既不给领导添麻烦,又不跟别人惹是非。给多少工资就得多少工资,从不斤斤计较。老人心肠好。1960年,住在食堂旁边的严风姣的丈夫舒其真去世,他与大他13 岁的严风姣结婚。妻子到了退休年龄,说是附带劳力,没有退休工资。严风姣在舒家槽坊生活了几十年,既抽烟,又喝酒。王文定为老伴买烟打酒,体贴入微,严风蛟活到81 岁才去世。老人生活节俭。他无不良嗜好,从来不赊账。他对我说:“就是别人主动赊到我,我也不敢要,怕别人讨账时没有钱付。”至今还住在那三小间屋里。老人喜欢活动。他有一辆三轮车,种地时骑它到地里干活。退休后,骑它到杨沣、何集、易家岭转转,看看街上的热闹,活动活动筋骨,自得其乐。
2006 年7 月25 日的上午,我去看望老人时,太阳火辣辣的。他光着赤膊坐在自家的门槛上。他中等身材,精神饱满,耳不聋,眼不花,说话流利,记性挺好。可能是退休后体力消耗少的原因,脸部胖些了,身子圆些了。身体无大病,只是背部的腰上面有时发痒,到门诊打两支止痒针就好了。 老人无牵无挂,到农场后,只回过老家一趟,那还是乐汉卿当队长时请了半个月的假。现在,哥哥和弟弟早已去世了,侄儿在外地打工。想当年,他背井离乡,从河南来到湖北,从家乡到下洋港,光阴似箭,弹指一挥间,快50 年过去了。这50 年来,老人和下洋港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情厚谊,和下洋港的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刘应发
男,1925 年在下洋港出生,82 岁。祖籍湖北省咸宁市。10 岁,父亲去世,母子俩住在邹财发的茅草屋里。白天靠割马草、到粮行扫米为生。雨天到乡讨米度日。14 岁时,表叔雷动民介绍他到邱德忠的杂货店帮工。17 岁,到陈元康的杂货铺挑脚,20 岁到熊桥学戏,23 岁到王集做女婿,经过多次反复,才和王桂枝回下洋港。当时在安区长的支持下,他们俩在戏台上举行了婚礼。刘应发在1950 年,参加下洋港剧团,在传统剧中饰演旦角。1960 年,担任第二组组长。196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70 年,调到高湖分场任招待员。他有一儿二女。大女儿刘克珍在京山县石龙镇粮食部门工作。2005 年,他从高湖分场部搬到京山县石龙镇居住。
老人吃苦耐劳。在旧社会受了苦,格外珍惜新社会的甜。当组长时,以身作则,踏实肯干。当招待员时,早起晚归,毫无怨言。在生产队里当劳模,在分场部里是先进。老人热情宽厚。逢人先说话,对人有礼貌,十分客气,颇具亲和力。有事相求,他总是尽力帮忙,尽量办到。老人退休以后,格外思念家乡昂立多邦,思念亲人,思念朋友。经常步行三四里回下洋港走亲戚,看朋友,还把朋友们接到家中做客。他还在朋友中起调解劝和作用,帮他们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。
2006 年8 月14 日,我骑着自行车行4 里多路到石龙镇看望老人。他住在镇电影院路南大院西边的一间半平房里,窗明几净,整整洁洁。他个子不高,精神和身体都很好,脸变圆了,腰变粗了,人发福了。给我诉说了在旧社会的苦楚。当回忆到母亲不准他在下洋港街上讨米,怕丢亲戚家的脸面的情景时,潸然泪下,悲痛不已。还给我讲述了在新社会的成长过程。我在下洋小学工作时,曾听过他在忆苦思甜大会上的发言,当时是声泪俱下,十分感人。他现在已经80 多岁了,说话仍然是滔滔不绝、口若悬河。新旧社会两重天。新社会改变了老人的命运,使他由贫穷走上幸福。而他的记忆力却没有改变,永远忘记不了旧社会给他带来的苦难。
黄右芝
女,1925年生,82 岁。汉川市人。叔叔陈元甫在下洋港开广货铺。1947 年上半年,黄右芝夫妻俩一起来到下洋港,在篾货街开杂货铺,卖香烟、火柴、煤油、食盐、酱醋之类的用品。1955 年息业,夫妇俩转到生产队。1980 年退休,月退休工资353 元。她有一儿四女,儿子陈燕海在京山县新市镇工作。1985 年,丈夫陈菊元退休以后,他们搬到新市镇和儿子一起居住。
老人信奉佛教。1956 年仕途风流,她继承母亲的衣钵,一日三餐常吃素斋,连葱韭大蒜都禁食。宋佳妍搬到新市镇后,另起炉灶,炊具和餐具和儿媳分开使用。今年7 月上旬回下洋港照身份证登记相时,随身携带大小佛珠各一串,每日数佛珠达几千颗之多。老人修身养性。她性格直爽,说话干脆。有话当面说清,背后不再嘀咕。为人处事,直截了当,不玩心机,不耍滑头。遇到不顺心的事,能处变不惊,具有泰然处之的最佳心境。老人行善积德。邻居王克昌夫妇无儿无女。黄右芝的二女儿几岁时长得白白净净,如花似朵,逗人喜爱。王克昌提出收养二女儿时,她忍痛割爱,解人之难。二女儿王桂兰在王家孝敬父母,养老送终,被下洋港人传为佳话。
2006 年7 月7 日傍晚,三位年长者在邹少文家中娱乐结束之后,我看望了黄右芝老人。她年轻时,人才出众,头发乌黑,皮肤白皙,五官端正,眉清目秀,身材匀称,是出名的美人儿。现在耳聪眼明,脸庞光洁,身体笔直,走路轻盈快捷。重现当年丰姿绰约、洒脱自如之风采,毫无老态龙钟、步履蹒跚之窘状。说话还是快言快语,三言两语。显得苍老的只是黑发中夹杂着少许白发。
邱定美
男,1925 年在下洋港出生,82 岁。祖籍咸宁市。少年时代,上过私塾。青年时代,跟随父亲邱德宽学会了烹任手艺。解放以后,参加过下洋港业余剧团,在剧务股任股长。当时他收到阮观荣从京山给剧团寄来的《小女婿》剧本时,感到非常高兴,立马组织人排演,获得巨大成功。“文革” 期间,任生产队后勤组的组长。上世纪80 年代初,调到高湖分场农工商公司,在杨家沣饮食门市部当红案师傅。1986 年,在高湖分场农工商公司退休,现在月退休工资647 元。1996-2003 年,他雇请了两名师傅,租邹建业的三间砖瓦房开牛马行。
老人性格开朗。俗话说,宰相肚里可撑船。他的气量大得在下洋港来说是屈指可数。不管遇到再大的难事,仍能镇定自若:不管受到再大的委屈,能够忍气吞声。退一步海阔天空,忍一时风平浪静玩具战争。好多人世间的纠葛和矛盾都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老人性情温和。不管是年纪大的,还是年纪轻的,都能和睦相处,随得方,就得圆。今年春节期间,年仅40多岁的拖拉机手贺本舟从广东打工回来,跟他一起到街上转转,到商店门□坐坐财经正前方,形影不离,亲密无间。老人无忧无愁。2001年1月的一天下午,妻子黎望喜在蔑匠师傅黎兴凯家打纸牌(又叫“上大人”),脑血栓发作,溜到桌子底下,不省人事。黎兴凯连忙把她背到高湖医院抢救,人醒过来了,右边的身子却瘫痪了,从此卧床不起,吃饭、穿衣、洗澡等都靠邱定美老人服侍。他行若无事,照样有说有笑,哼歌唱曲。
老人离我家只十几米,是朝夕相见。他个子不高,身体结实. 冬季是单衣薄衫,不畏风寒;阳春三月,光着赤膊劈柴,种菜园,走路脚步轻快,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,像个年轻小伙子,平时精力充沛,不知疲倦,充满生机和活力。近几年来,耳朵有些闭塞,但头脑清醒,有时兴趣来了,同年纪大的在一起玩玩麻将,或打打纸牌。他心理素质好,在牌场上十分活跃,热之闹之,始终处在娱乐消谴的愉悦之中。
黎望喜
女,1926年生,81岁。京山县永漋镇红林村下陈桥人,17 岁嫁到下洋港。丈夫邱定美家开餐馆,她做些杂务活,洗衣、洗菜、刷碗、扫地。解放后,婆家又开了几年餐馆就停业了,她和丈夫一起到生产队上班。老人婆媳和睦。1980年退休,月退休工资313 元。
黎望喜的婆婆非常能干,针线活手艺好,七八十岁还戴着老花镜做小孩的兜兜帽子卖。她婆婆在世时,家里的事都由婆婆操心,她每天只是到队里上班,什么事也不管。独生子邱云龙结了婚,她把家交给媳妇当,家中的大事小事,连自己上班时领回的工资都交给媳妇。这几年,儿子和媳妇在外打工,她的退休工资都存在银行,每月的各项开支只许用丈夫的退休工资,其余留着给儿媳交养老保险金。婆媳和睦,少生好多冤枉气;家人和气,少添好多烦心事。老人夫妻恩爱。她瘫痪住床已快6 年了,这2000 多个日日夜夜,全靠丈夫精心照顾,7 月份,我采访邱定美,谈到他妻子的身体状况时,他出人意料地说:“这是我俩今生的缘份,我的身体好,可以照顾他。”多好的心肠,做起来真不容易。他还告诉我,妻子是无荤不吃饭,病了的人脾气坏,平时就常和妻子开玩笑:“姑娘,你莫燥,我来弄你吃,你是吃蒸肉,还是吃炒肉?”“害(爱的谐音)人,你不发脾气,我马上就到。”
2006 年7 月下旬的一天,我托妻子何敦嫦看望了老人。她长得又白又胖,能下床坐到椅子上,用双手挪动椅子到房门口,搓自己换下来的衣服,用清水洗净后,让丈夫去晾。她口齿清楚,记性也好。有时街上的婆婆来陪伴她,聊聊家常,叙叙旧情,让寂寞的生活增添情趣。缝纫师傅王喜怀告诉我们:“夜晚乘凉时,听见隔壁的邱老板老俩口对唱 《肩搬雨伞到我家》。”为了让静谧的夏夜充满欢乐,这对白头偕老的钻石婚夫妇用歌声来表达纯真的爱情,用歌声来倾诉甜蜜的岁月,用歌声来赞颂美满的婚姻。
在下洋港今年满80 周岁的长寿老人,还有居住在新市镇的下洋队原副队长陈金成、屠宰师傅邹建勋,居住在易家岭的白案师傅夏远耀、缝纫师傅张金莲,现居住在长滩镇的白案师傅李书凤的妻子陈德香、修配师傅陈德元的妻子田凤英等。因盛夏酷暑,路途较远,未能一一看望。祝家乡年届古稀的老人们健康长寿,颐养天年!

下洋港阮观荣住宅
2006年11月18 日于武汉

京山市档案局
为京山建档打造京山历史文化百科全书
欢迎提供稿件:
邮箱:920056182@qq.com
电话:13886941375

点击本文标题下面蓝色字体京山记忆,或长按下面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返回顶部